摘要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通过调控miRNA-17-5p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入住本院并确定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在此期间经本院检查的健康受试者80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BMI值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入院时、接受药物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通过数据库预测miRNA-17-5p调控的下游靶基因; qRT-PCR法检测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内miRNA-17-5p以及下游靶基因NPAS3表达的影响。结果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3个月后,病例组患者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数据库预测miRNA-17-5p调控的靶基因有184个,其中NPAS3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qRT-PCR结果显示:病例组治疗前的miRNA-17-5p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3个月后miRNA-17-5p的表达明显降低(P <0. 05)。病例组治疗前的NPAS3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3个月后NPAS3的表达明显升高(P <0. 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可能通过抑制miRNA-17-5p、上调NPAS3表达治疗精神分裂症。
-
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