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首次将文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进程;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编写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工具包"中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小手册(即本译文),从"包容性社会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包容性经济发展"及"和平与安全"四个方面为各缔约国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履约实践提供指导。2016年6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六届会议通过决议,在《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新增"在国家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可持续发展"一章,为缔约国"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融入可持续发展规划、政策和项目"制定了行动框架。2018年6月,缔约国大会第七届会议再次修订《操作指南》,纳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全面成果框架》,进一步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因此,如何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还需跟进联合国系统正在全球开展的"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2020—2030年)",同时结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各缔约国的履约实践来加以全面认识和理解。——译者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