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常频机械通气、高频振荡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LI/ARDS)新生儿治疗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62例ALI/ARDS新生儿临床资料作为对象。根据救治方式不同进行分组。30例接受常频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患儿作为对照组,32例接受高频振荡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患儿作为观察组。回顾分析并对比患儿肺功能、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炎性因子水平等改善情况及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通气72 h后观察组RI、PaCO2、OI均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治疗72 h后VEGF、MI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频机械通气联合PS相比,ALI/ARDS新生儿临床救治中选用高频振荡机械通气联合PS方案,可明显提高患儿肺功能、血清VEGF及MIF改善效果,减轻机体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