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清代妇科专著中治疗妇人癥瘕中药的用药规律及用量。方法 采用数据挖掘手段,查阅第5版《中华医典》所收录清代妇科专著中有关癥瘕的文献并录入表格,归纳中药种类后进行频数分析,并统计高频中药归经、性味,再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统计频次大于10次的中药剂量范围。结果 共涉及12本清代妇科专著,纳入79首古方,133味中药,总频次为563次。相关中药归经大多为肝、脾经,性味大多为辛、苦、温、甘。高频(频次≥8次)中药聚为祛湿化痰、补益温阳、活血补血、行气通滞、活血化瘀、破血消癥,关联规则中支持度(前项-后项)最高的为赤芍、当归-肉桂,置信度(前项-后项)最高的为赤芍、莪术-肉桂。用量范围最大的中药为当归(0.23~37.3 g),最小的为白术(0.59~1.48 g);平均剂量最高的中药为熟地黄(9.62 g),最低的为白术(1.04 g);最大剂量与现代应用最大剂量相差最大的中药为大黄(0.27~37.30 g)。结论 本研究充分反映了清代妇科专著中治疗妇人癥瘕中药的用药思路,可对今后相关临床治疗及药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
单位河北中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