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服饰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历代诗词歌赋中都有表现。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更见端倪。据统计,《诗经》300多篇中,有60余篇涉及服饰描写,从中也可窥探先秦时期汉服的材质、色彩和意韵等。汉服爱好者之间互称"同袍",这一称呼也与《诗经》相关。《秦风·无衣》一篇有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里所说的"袍"透露了当时汉服的材质,也就是填充了麻絮的长衣。麻布衣是当时汉服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