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伴随农户间自发农地流转加快,一些地方政府行政推动农地流转、片面追求流转规模和比例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多地调研,笔者发现行政推动农地流转,表面上看,有力推动农地流转、加快发展规模经营,但实际面临的可交代"亲民价"、高预期"目标价"、有利面"高抬价"合力推动溢价,溢价"挤出效应"压缩租地方种植利润;租地方因经营不善易造成当地政府或村集体被迫"拾摊子",加重财政负担;高价格助推"非粮化",粮食安全保障压力陡增;农产品"天花板"价格使得土地租入方利润空间有限,种粮补贴、流转补贴或成其主要利润来源;大面积行政推动易造成土地租入方因无足够晾晒场地,粮食无法快速烘干而损失惨重;易助推农产品价格上升,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等隐患与后果,降低了行政推动的"正效应"。为此,应从认清农业规模经营内涵、完善农地流转服务、大力发展农地托管入手,引导农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 单位
    哈尔滨商业大学; 农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