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中老年腰椎终板间自体骨粒移植融合术治疗腰椎失稳腰椎脱位的疗效, 并与目前临床常用的腰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比较。方法分析2011年6月至2018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中老年腰椎失稳腰椎脱位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26例, 女16例, 年龄(50.6±3.7)岁, 其中21例行腰椎复位内固定+椎板切除椎管减压+终板间自体骨粒移植融合术(终板组), 另21例行腰椎复位内固定+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对照组)。术后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术后输血例数及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终板间隙及腰椎前曲度, 术后配支具下床时间。术后2年内固定去除时比较两组终板间隙CT平描融合面积占终板面积百分比、终板间隙高度因承压承旋下降值、腰椎前曲度下降值、移植物松动退出例数、改良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评分。比较术后约3、6个月、1、及2年时内固定去除时两组X线像显示的骨痂生成速度及融合质量。结果患者资料收集范围均分别为住院病历资料、随访资料及内固定去除时病历资料, 其中内固定去除时间为术后(23.6±2.2)个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23.6±30.4)、(141.7±28.4) min, 术后失血量(164.3±50.7)、(193.4±60.8) ml, 术中术后输血例数14例、15例(两组每例均2 U), 术后引流量(350.1±72.4)、(390.3±99.1) ml, 引流管拔除时间(73.0±0.6)、(74.0±1.90) h, 术后终板间隙(12.6±0.2)、(11.9±1.0) mm, 腰椎前曲度(16.1±1.0)°、(15.8±1.9)°, 配支具下床时间(7.6±0.9)、(6.8±0.5) d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约2年时两组CT平描终板间隙融合面积占终板面积百分比分别为(78.2±21.7)%、(39.8±13.7)%, 移植物松动退出分别为0例、1例, 终板间隙下降值分别为(1.2±0.3)、(1.8±0.6) mm, 腰椎前曲度下降值分别为(1.1±0.2)°、(1.9±0.9)°, JOA腰背痛评分分别为(0.76±10.7)、(0.87±8.7)分。其融合面积、移植物松动退出例数2指标P<0.05, 终板间隙及腰椎前曲度下降值、JOA腰背痛评分3指标接近但终板组优于对照组。X线像示终板组骨痂生成速度及融合质量3个月内差于对照组, 术后6个月时开始一致, 至1、2年时两组相同。结论中老年骨化的腰椎终板间行自体骨粒移植融合术治疗腰椎失稳腰椎脱位, 与椎体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比较, 其融合面积大, 椎体间隙稳定程度高, 腰背疼痛减轻。
-
单位新乡医学院;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