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核苷(酸)类似物长疗程抗乙肝病毒治疗过程中HBsAg的变化情况。方法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6年4月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分为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 ide analogues,NUC]初始联合干扰素(Interferon,IFN)组(A组),NUC经治后联合IFN组(B组),单用NUC治疗3年组(C组),共1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组,其中A组40例,B组48例,C组100例。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48周、96周、156周时HBsAg变化。结果 48周时,三组HBsAg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70,P=0.139)。96周时,A组、B组、C组的HBsAg清除率分别为7.5%、27.1%、4.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62,P <0.001),组间两两比较,B组HBsAg清除率高于C组(PAB=0.025,PBC<0.001,PAC=0.408)。156周时,A组、B组、C组的HBsAg清除率分别为17.5%、41.7%、4.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53,P <0.001),组间两两比较,HBsAg清除率从高到低分别为B> A> C(PAB=0.014,PBC<0.001,PAC=0.013)。48周时,A组、B组、C组的HBsAg转换率分别为5.0%、14.6%、3.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9,P=0.025),组间两两比较,B组转换率高于C组(PAB=0.174,PBC=0.014,PAC=0.624)。96周时,A组、B组、C组的HBsAg转换率分别为7.5%、27.1%、3.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61,P <0.001),组间两两比较:B组转换率高于C组(PAB=0.025,PBC<0.001,PAC=0.353)。156周时,A组、B组、C组的HBsAg转换率分别为15.0%、41.7%、3.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75,P <0.001),组间两两比较,HBsAg转化率从高到低分别为B> A> C (PAB=0.006,PBC<0.001,PAC=0.016)。Peg IFNα-2a联合NUC组HBsAg清除和血清学转换率均优于c IFNα-2b联合NUC。HBsAg清除率分别为36.9%、13.0%(χ2=4.555,P=0.033); HBs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5.4%、13.0%(χ2=4.074,P=0.044)。结论 NUC经治后联合IFN长疗程疗效优于NUC初始联合IFN; PEG-IFNα-2a联合NUC疗效优于c IFNα-2b联合NUC。
-
单位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