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骨样骨瘤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影像学表现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1年12月至2016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共收治脊柱骨样骨瘤患者27例。男18例,女9例;平均年龄21.7(11~44)岁;位于颈椎5例,胸椎7例,腰椎11例,骶骨4例;位于椎体4例,脊柱附件23例。结果入院前患者平均疼痛时间10(4~24)个月。8例腰椎骨样骨瘤患者伴有神经症状,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X线片及CT检查,27例患者均可见局部高密度影。诊断明确后均接受非甾体抗炎药治疗1~2个月,服用药物期间疼痛缓解,停药后疼痛重新出现。4例位于椎体的病变采取前方入路手术,23例位于脊柱附件的病变采取后正中入路手术,术后大体标本呈淡红色,瘤巢为沙砾样颗粒,周围为反应性硬化骨,病理确诊为骨样骨瘤。术后第2天疼痛明显减轻,无需再口服止痛药,疼痛性质改变,由术前发生于深部的疼痛变为伤口的浅表疼痛。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3(12~74)个月,末次随访时行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所有患者疼痛完全消失。结论脊柱骨样骨瘤诊断依靠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是脊柱骨样骨瘤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定位瘤巢非常重要,完整去除瘤巢是避免复发的关键。
-
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