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于乾元元年有《曲江对雨》一诗,其颔联"林花著雨燕脂落(湿)"末字在杜集中有数个版本,然而自诗话中出现"苏、黄、秦、佛印四骚客填杜诗"一条后,文学史上往往受其影响,认为此字为"湿",并用来说明"诗言志"。本文试图从文献、景物描写、诗词佐证、作者感情四个角度来分析,最终确定了"落"字比"湿"字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