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统计分析北京地区近6年来膦甲酸钠的不良反应报告,为膦甲酸钠的安全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4年12月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膦甲酸钠不良反应报告,并对152例不良反应统计分析ADR报告类型、ADR发生时间、患者年龄、性别和民族分布、严重不良反应、过敏史、给药途径、剂型、用量、用药原因、患者既往ADR史、ADR累及器官/系统及表现、ADR关联性评价结果、ADR处理及预后。结果膦甲酸钠致ADR在31~60岁发生率较高,55.3%的ADR发生于用药后24 h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主要和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肾损害及癫痫发作。结论膦甲酸钠的安全性是临床应关注的问题,应在合理使用的基础上,监测并及时处理其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