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期本草记载赤石脂性“滑”,目前则普遍认为赤石脂味“涩”。通过梳理出土医方文献和主要传世本草文献,文章大致勾勒出赤石脂与“涩”关联的路径:以《本草纲目》为重要标志,其性与味分别开始与“涩”关联,可见赤石脂性味“涩”的发端不早于明代。已搜集到的“涩”包含“味”含义的文献,最早见于西晋时期。自明清以后,赤石脂“涩”的特质被强化;当今中药学教材几乎全部将其归为收涩药,限制了对赤石脂其他方面功效和作用的认识与研究。在对历代医书中记载的赤石脂进行配伍用药分析时,应结合当时对其性味的认识来阐释。
-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