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ke-Silva分型在退变性脊柱侧弯治疗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作者:刘晓印; 张建群; 马荣; 陈振; 梁思敏; 丁惠强; 吴鹏; 马宗军; 丁小力; 戈朝晖*
来源: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1(07): 671-677.
DOI:10.16050/j.cnki.issn1674-6309.2019.07.005

摘要

目的分析并评估Lenke-Silva分型在国人退变性脊柱侧弯(DS)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DS患者58例。全部病例参照Lenke-Silva分型标准分级指导治疗:1级行单纯减压(7例);2级行后路减压并短节段融合固定(14例);3级行短节段固定并侧弯矫形(12例);4级行矫形恢复腰椎前凸(10例);5级行长节段融合固定至胸椎(9例);6级均行截骨矫形(6例)。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矢状面平衡(SVA)、冠状面平衡(C7PL-CSVL)、腰椎Cobb角、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PI与LL匹配度(PI-LL)测量结果。比较患者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脊柱侧弯协会22项问卷表(SRS-22)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个月~4年,平均15.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VAS、ODI均小于术前,SRS-22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影像学评估:1~2级患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Cobb角、LL、PT、PI-L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6级患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Cobb角、PT、PI-LL均小于术前,LL大于术前(P均<0.05)。结论依据Lenke-Silva分型为指导制定手术方案的所有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该分型对于国人DS患者临床应用可行,对临床诊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单位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