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配戴矫治低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曹朋*; 李惠玲; 周学军
来源: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 29(05): 375-379.
DOI:10.13444/j.cnki.zgzyykzz.2019.05.008

摘要

目的探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低、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引起各组治疗效果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青少年近视患者68例(136只眼),平均年龄(10.2±2.6)岁,按照等效球镜度分为3组,低度近视组(-1. 00~-3. 00) D:70只眼;中度近视组(-3.25~-6.00)D:51只眼;高度近视组(-6.25~-8.50)D:15只眼。观察戴镜前及戴镜1年后3组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前房深度、眼轴、中央及旁中央3 mm和5 mm角膜前后表面曲率。结果戴镜1年后,3组等效球镜度均有降低,各组内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基线等效球镜度数的增高,戴镜1年后等效球镜度数降低越明显;3组眼轴组内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度近视眼轴增长值明显高于中、高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06);三组角膜前表面中央及旁中央3 mm和5 mm Kf、Ks均明显变平坦(均P<0.05),且越往周边曲率变化越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高度组较低度近视组,角膜前表面各区域曲率变化更明显(均P<0.05)。角膜后表面中央及旁中央3 mm和5 mm的Kf、Ks值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在控制近视发展中效果明确,且对中高度近视控制效果明显,角膜塑形镜主要通过改变角膜前表面曲率,减少周边视网膜远视性离焦,能有效延缓近视的发展及眼轴的增长。

  • 单位
    天津市环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