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膜性肾病合并新月体形成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间的肾活检病例4 396例,对17例特发性膜性肾病合并新月体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该队列包括9例男性和8例女性,平均年龄为54.0(24~74)岁。临床表现包括大量蛋白尿(平均24 h尿蛋白5.9 g/d)、镜下血尿和肾功能不全(平均血清肌酐397.8μmol/L)。病理特征表现为新月体平均累及69%的肾小球,大多数病例出现Ⅰ期或Ⅱ期膜性改变。对16例患者进行了随访,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类固醇或环磷酰胺治疗,在平均15.3个月的随访中,9例患者的肾功能稳定或改善,而7例患者的肾功能恶化并进展为终末期肾病,随访期间有2例患者死亡。结论 伴有新月体的膜性肾病相对罕见,同时伴有重度蛋白尿、镜下血尿和肾功能不全,预后多变,本研究7例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或死亡,这表明或许应按照快速进展性肾小球肾炎加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