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静脉移植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转基因小鼠运动功能的保护作用,为临床上ALS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健康剖宫产产妇志愿捐献的新鲜羊膜,采用组织块爬出法逐步分离纯化羊膜间质中的hAMSCs,并对其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将hSOD1-G93A半合子转基因雄性配种小鼠B6SJL-TgN(SODl-G93A)1GUR与雌性同背景B6SJLF1小鼠交配繁殖出子代小鼠,采用PCR鉴定子代小鼠的基因型。将实验小鼠分为3组:hAMSCs治疗组(hSODl-G93A转基因小鼠)、PBS治疗组(hSODl-G93A转基因小鼠)和正常对照组(野生型对照小鼠),每组12只,其中前2组每只小鼠分别于12周龄(临床症状前期)、14周龄(临床症状期)、16周龄(临床症状进展期)各从颈静脉注入约1×106个细胞(重悬于200μL PBS)或200μL PBS。从小鼠10周龄开始,每周采用转棒实验、悬线实验、CatWalk足迹分析系统对各组小鼠进行运动功能评估。结果 (1)经流式细胞仪检测,hAMSCs高表达CD29、CD44、CD73、CD90、CD166,而不表达CD14、CD34、CD45、CD123和人白细胞(位点)DR抗原(HLA-DR),同时还表达胚胎干细胞表面标志物阶段特异性胚胎表面抗原4(SSEA-4)和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2)小鼠1418周龄期间,hAMSCs治疗组小鼠转棒实验的潜伏期明显长于PBS治疗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1518周龄期间,hAMSCs治疗组小鼠悬线实验的潜伏期明显长于PBS治疗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1519周龄期间,hAMSCs治疗组小鼠后肢步长明显大于PBS治疗组小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MSCs多次静脉移植可保护/hSODl-G93A转基因小鼠的运动功能,其可能成为一种治疗ALS的新的种子细胞。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