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书为心画"是中国古代书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汉代文学家扬雄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此处所谓"书",原指书籍,而非书法。后来宋代的朱长文将扬雄"书为心画"的理论用在书法品评上,他称赞颜真卿书法":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扬子云以书为心画,于鲁公信矣!"将"书为心画"转换为一种书法美学观,既与书法艺术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同时又与中国传统思想有关。孟子"知人论世"的文艺观就是把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做全面的观照,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扬雄受孟子影响很大,甚至自比孟子,他的"书为心画"论传承了孟子的文艺观,直接影响了后世书法美学思想的发展。书是可视的,心是内藏的。在书写过程中,书是外化,心为主导。元人郝经云:"书法即心法也",清初宋曹也说:"学书之法,在乎一心"。书法是与心灵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