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膈肌的小切口胸腰段脊柱侧凸前路矫形

作者:邱勇; 王斌; 朱锋; 俞杨; 朱泽章; 朱丽华
来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4, 14(02): 15-17.
DOI:10.3969/j.issn.1004-406X.2004.02.006

摘要

目的:探讨用保护膈肌的小切口行胸腰段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技术的可能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17例(男3例,女14例),年龄12~19(平均14.6)岁,术前Cobb角44°~76°(平均56°),其中4例伴有胸腰段后凸10°~18°,其余病例矢状面正常。内固定节段T11~L312例,T11~L43例,T11~L22例。手术时取凸侧在上的侧卧位,在保护膈肌的前提下在膈肌上下各作长约8cm的切口,暴露至脊柱。内固定器械采用CDH。切除椎间盘后在脊椎上置钉。将矫形棒从膈肌角处小洞中穿过,应用去旋转技术完成腰椎前凸化,同时采用凸侧加压技术进一步矫正侧凸畸形。结果:手术时间为210~270min,平均240min,术中出血310~520ml,平均400ml。术后Cobb角4°~16°(平均10°,纠正率为80%),4例胸腰段后凸畸形术后矢状面恢复形态良好。无术中术后并发症,2例出现手术侧下肢皮温升高。随访3~11个月,无内固定并发症,2例出现6°的额状面纠正度丢失。结论:保护膈肌的小切口胸腰段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是可行的,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能够达到与传统入路相似的临床疗效,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增加,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 单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