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梯形切口一期前外侧经肋骨横突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胸椎结核患者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1967(42.2±14.8)岁。病变节段位于T5T12,伴有后凸畸形12例,Cobb角23.5°40.2°,平均28.8°±4.8°;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20例,E级2例。入院时血沉28.1±21.7mm/h。术前VAS评分6.4±1.1分。均采用梯形切口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前外侧肋骨横突切除胸膜外入路清除病灶植骨融合。术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持续924个月,平均15.6±5.5个月。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比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后6个月采用Kirkaldy-Willis功能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3d、术后3d与术后9个月Cobb角。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36.2(5.2±0.5)h;术中出血量440650(552.2±62.7)ml。2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1234(22.1±6.8)个月。术前血沉9.6±4.3mm/h,术后3个月血沉6.8±2.8mm/h,VAS评分3.5±1.1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12例伴有后凸畸形的患者术后3d Cobb角为21.7°±5.6°,术后9个月Cobb角为22.4°±5.6°,平均角度丢失为0.6°±0.4°。术前与术后3d的Cobb角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植骨融合时间69(7.0±0.9)个月。随访患者中无内固定松动、脊柱失稳、脊髓损伤加重、结核复发等并发症。3例Frankel分级为C级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时2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20例Frankel分级为D级的患者,术后3个月均恢复至E级。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分级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rkaldy-Willis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6%。结论:采用梯形切口一期前外侧经肋横突入路手术配合术后积极化学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矫正后凸畸形,获得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