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作册般铜鼋是中国国家博物馆2003年入藏的一件晚商时期的龟形青铜器。通长21.4厘米,通宽16厘米,通高10厘米,重1605.6克。其颈部插入一箭,背甲插入三箭,皆只露箭羽。(图1)该器材料刊布后,受到学界普遍重视。李学勤[1]、朱凤瀚[2]、董珊[3]、裘锡圭[4]、宋镇豪[5]、王冠英[6-7]、袁俊杰[8-9]、李凯[10]、晁福林[11]等学者曾先后撰文考释。诸位先生的研究为我们了解作册般铜鼋铭文所反映的史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由于该器铭文字迹斑驳不清,有些字句还需要重新结合甲骨、金文以及经传来推定。故笔者试图对铭文中的几个关键字句提出一些新的思考,并对铜鼋背后反映的教育示范意义陈述意见。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