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罗地来; 黄明文; 罗春妹; 傅华群; 张荣传; 王刚; 朱正明
来源:实用临床医学, 2007, (10): 44-47.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每组10例。对照组给予以葡萄糖为底物的常规治疗;治疗1组采用全胃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治疗2组采用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治疗3组采用胃肠外营养→过度到肠内营养→肠内营养(PN→PN+EN→EN)支持治疗。观察4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血清AKP及GPT等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情况。结果:治疗1、2、3组治疗后第10、20、30天血清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水平(P<0.05,P<0.01);治疗2、3组治疗后第10天淋巴细胞计数与对照组及治疗1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并发症发生率:治疗2、3、1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0%(4/10)、40.0%(4/10),50.0%(5/10)、60.0%(6/10),治疗2、3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治疗1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率:治疗2、3、1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0.0%(3/10)、30.0%(3/10)、40.0%(4/10)、60.0%(6/10),治疗2、3组感染率与治疗1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3组平均住院时间较治疗1组及对照组显著缩短[(33.64±21.74)d、(31.64±25.8)d vs(39.24±28.91)d、(42.31±26.31)d,P均<0.05];病死率:治疗1、2、3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0%(2/10)、20.0%(2/10)、20.0%(2/10)、40.0%(4/10),治疗1、2、3组病死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施用营养支持治疗安全、可靠,EN及PN→PN+EN→EN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合理营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