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CT与核磁共振诊断脂肪肝的准确性以及CT检查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此次将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12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均实施CT与核磁共振(MRI)方法进行诊断,然后对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性;进一步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判断CT检查和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诊断准确率方面,CT诊断为97.66%,与MRI诊断为70.31%,CT诊断的准确率显著要比MRI诊断高,2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其中肝郁脾虚证17例,肝/脾CT值比值为(0.895±0.236);湿热内蕴证54例,肝/脾CT值比值为(0.895±0.236);痰淤互结证28例,肝/脾CT值比值为(0.622±0.149);痰湿内阻证23例,肝/脾CT值比值为(0.774±0.190);肝肾不足证5例,肝/脾CT值比值为(0.594±0.137)。由数据可知,肝郁脾虚证的肝/脾CT值比值最高,肝肾不足证的肝/脾CT值则最低,两组数据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和脂肪肝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分析显示:对于肝郁脾虚证患者,占比最高的是轻度脂肪肝;而对于湿热内蕴证、痰淤互结证、痰湿内阻证患者,则占比最高的是中度脂肪肝;此外,肝肾不足证患者占比最高的是重度脂肪肝。结论在临床中针对脂肪肝疾病患者,采取CT诊断的效果优于MRI诊断,因此可择优选择CT诊断方法;同时,CT检查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临床可采取CT诊断脂肪肝的同时,联合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以此为进一步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客观、科学的参考依据。
-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