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核心主题,那就是倾诉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否定毒害甚深的八股取士制度,但两者态度却存在差异。一、吴敬梓与蒲松龄的人生道路蒲松龄,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为贡生。为生活所迫,他主要以塾师为业。 吴敬梓,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出生在安徽全椒一个“科第仕宦多显者”的官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