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麦套条件下种植密度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路正营; 韩永亮; 李世云; 尹国; 杨玉枫; 崔红印; 孙璐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15): 54-55.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6.15.019

摘要

[目的]探索冀南地区麦套条件下杂交棉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以中早熟抗虫杂交棉邯杂9号为材料,在冀南地区曲周示范点研究了种植密度(3.75万、4.50万、5.25万、6.00万和6.75万株/hm2)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对棉花农艺性状有明显影响,在5.25万株/hm2处理时,籽棉产量达到最高(4 693.4 kg/hm2),显著高于低密度处理(3.75万株/hm2)和高密度处理(6.75万株/hm2),与其他2个处理差异不显著。在4.50万株/hm2时,皮棉产量最高(1 942.6 kg/hm2),显著高于低密度(3.75万株/hm2)和高密度处理(6.75万株/hm2),与其他2个处理相当。在3.75万5.25万株/hm2处理时,铃重变化不大,但显著高于6.00万、6.75万株/hm2处理。[结论]在维持较高铃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群体铃数,从而实现麦套棉高产。

  • 单位
    农业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