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瘅”病辨析

作者:丁媛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1(03): 187-192.

摘要

通过考察出土简帛文献和传世典籍,发现"瘅"病多表现为热盛于内,既有黄疸之候,又有阴亏虚劳之候。东汉以后,"疸"逐渐取代"瘅"的"黄病"义项,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瘅""疸"二字混用,皆可谓黄疸病。"瘅"可表"热"义,用在病证名中表示有内热重、形体消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