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多管道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及案例学习教学方法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宜兴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宜兴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于2020年7月开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对护理工作者进行培训,以2020年1月~2020年6月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7~12月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CRBSI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分别对发生CRBSI的单因素以及多因素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PTH)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WBC、Scr、BUN、PTH显著低于对照组,RBC、PLT、HCT、Hb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RBSI发生1例(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例(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CRBSI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患病率、WBC、Scr、BUN、PTH显著高于非CRBSI组,RBC、PLT、HCT、Hb显著低于非CRB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糖尿病、WBC、RBC、PLT、HCT、Hb、Scr、BUN、PTH等指标的异常均是造成患者治疗期间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案例学习教学方法的干预可显著降低多管道患者发生CRBSI风险,同时在对患者的治疗中针对年龄较大、血糖较高及WBC、RBC、PLT、HCT、Hb、Scr、BUN、PTH等异常的患者,建议加强干预措施。

  • 单位
    宜兴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