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 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病理科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间诊断的10例宫颈ISMC临床病理学特征,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患者年龄范围26~59岁, 平均年龄46岁。大部分患者有阴道流血、阴道流液或下腹坠胀等临床症状, 少部分患者经体检发现。6例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分期:ⅠB1期3例, ⅠB2期1例, ⅢC1期1例, ⅢC2期1例。形态上, 10例均可见假复层的柱状细胞形成侵袭性的巢团结构, 周围肿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 可见数量可变含胞质内黏液的肿瘤细胞, 凋亡小体和有丝分裂象易见;也可见其他的结构特征, 如假腺腔、乳头及实性片状不伴周围的栅栏状排列。细胞形态上可见如嗜酸性细胞质、透明细胞质、组织细胞样及鳞状分化细胞。4例伴原位腺癌和/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或复层产黏液性上皮内病变。手术切除的6例, 均为Silva C型浸润模式, 3例纯ISMC(3/6), 2例混合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相关性普通型腺癌, 1例混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淋巴结转移2例(2/6)。所有病例均弥漫强阳性表达p16, Ki-67阳性指数50%~90%。不同比例的肿瘤细胞过碘酸雪夫染色及阿辛蓝染色阳性。结论 ISMC属于HPV相关宫颈腺癌, 相对少见。ISMC具有广泛的形态学谱系, 近半数病例为混合性ISMC, 易误诊为宫颈的其他恶性肿瘤。与其他腺癌相比, ISMC更常表现出破坏性间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