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民族心理距离”视角分析如何通过缩短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而促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民族心理距离的影响因素,其距离远近与时间、物理距离、心理开放度、环境以及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依大学生心理距离表现与特征,提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加强平台构建,破除交流交往交融的空间壁垒;巩固历史记忆,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基础;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夯实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石;培育开放心态,增进各民族大学生情感共融;关注环境因素,营造同向同行的育人氛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