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UC合并EB病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以及抗病毒治疗对疾病症状缓解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239例UC患者,通过EB病毒DNA检测明确是否患有EB病毒血症,将其分为EB病毒血症组(试验组)43例和非EB病毒血症组(对照组)19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分析UC伴发EB病毒血症的危险因素,以及抗病毒治疗对合并EB病毒血症的UC患者疾病症状缓解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临床类型、病变范围的患者构成,使用5-氨基水杨酸(5-ASA)和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比例,出现腹泻和血便症状的患者比例,肠镜下表现为发现自发性出血、片状溃疡和纵行溃疡的患者比例,以及病程和Mayo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中有吸烟史、病情程度为重度的患者比例,使用硫唑嘌呤与6-巯基嘌呤(6-MP)和使用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治疗的患者比例,出现发热、腹痛症状的患者比例,以及肠镜下发现深大溃疡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04、6.608、6.718、6.939、8.783、4.493、5.425,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硫唑嘌呤与6-MP治疗史为UC伴发EB病毒血症的危险因素(OR=2.801、9.343,95%CI 1.170~6.703和1.749~49.922,P=0.021、0.009)。试验组好转率为79.1%(34/43),对照组好转率为95.4%(187/196),两组好转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51,P=0.001)。试验组中有12例(27.9%)患者接受更昔洛韦治疗,4例(9.3%)使用膦甲酸钠,21例(48.8%)联合应用更昔洛韦与膦甲酸钠,6例(14.0%)未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3周后以上4种用药方案的好转例数分别为8、4、16和6例。试验组中是否使用和使用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患者的好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有吸烟史、嘌呤类药物经治是合并EB病毒血症的危险因素。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