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流感及疫苗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白易; 刘志科; 詹思延*
来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23, 32(03): 313-322.
DOI:10.19960/j.issn.1005-0698.202303009

摘要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孕妇作为流感的高危人群,感染后更易发展为严重疾病及并发症,也可对胎儿和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我国研究提示,孕妇对流感普遍易感,与一般健康育龄女性相比,孕妇出现严重疾病的风险增加至3.3倍[95%CI(2.7,4.0)]。妊娠女性感染流感可导致不良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发生,主要表现在住院患者中,特别是患有重症流感的妊娠女性。国外多项研究证实,孕前或孕期免疫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起到明显的预防效果,妊娠期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其自身和新生儿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流感疫苗接种对妊娠结局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降低母体发生流感感染相关胎盘早剥、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儿等风险。国际上大量的临床试验、观察性研究、疫苗上市后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数据和相关临床指南均证实孕妇接种流感疫苗的安全性,但该人群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一直很低,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对流感及疫苗认知态度、既往疫苗接种行为、付费意愿以及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推荐等。我国尚缺乏孕妇流感疫苗接种安全性评价的数据,部分流感疫苗产品说明书仍将孕产妇列为禁忌证。本文对孕产妇流感的流行特征及疫苗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综述,为相关防控政策制定及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