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林各器官C、N、P、K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掌握养分元素在柏木林中分配格局及各器官养分受限状况等情况,对该区域的人工柏木林叶、枝、干、皮、根等各器官进行取样,分析其含水率、C、N、P、K含量、C/N、C/P以及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叶片中C、N、P、K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C/N最高的是枝(69.25±13.09),最小的是叶(34.05±8.41)。各器官的C/P差异较大。其中叶的C/P最小(602.66±208.75)。叶的C含量与皮、枝差异不显著(P>0.05),与干、根的C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叶和皮的N含量与其他器官的N含量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干、根、枝的N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叶的P含量与其他器官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余器官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皮和叶的C/N与其他器官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干、根、枝的C/N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根的C/P与干、枝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皮、叶的C/P差异显著(P<0.05)。皮的C/P与叶、枝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叶的C/P除与皮之间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他器官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2)C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变异系数均在7%以下,属弱变异;N含量除干属弱变异外,其余均属于中等变异;P含量除在叶和枝中属于中等变异外,在干、根、皮中属强变异;K含量表现的规律与P含量类似。(3)N与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K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C/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含量与K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C/N呈显著负相关(P<0.05);P含量与K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C/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K含量与C/N、C/P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N与C/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柏木林N、P含量相对紧缺,应合理增施N、P肥,或采取间伐补植桤木等豆科植物形成混交林,提高土壤能力,促进林地养分循环。

  • 单位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绵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