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供肝成人肝移植的治疗效果及影响移植物存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完成的55例儿童供肝成人肝移植的临床资料。供者中男性34例, 女性21例, 年龄(11.8±4.7)岁(范围:1~17岁)。17例(30.9%)为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肝, 32例(58.2%)为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 6例(10.9%)为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供肝。受者中男性32例, 女性23例, 年龄(51.6±10.1)岁(范围:27~70岁), 其中10例患者为血型不合肝移植(18.2%)。通过Student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或χ2检验分析移植物早期存活(术后90 d)的相关因素, 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移植物存活曲线, 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术后早期移植物失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随访截至2021年10月31日, 中位随访时间[M(IQR)]为36.0(43.1)个月(范围:5.9~81.7个月), 移植物失活13例(其中2例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行再次肝移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冷缺血时间、供受者血型是否相合是早期移植物存活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冷缺血时间及受者消化道出血史是其独立相关因素(P值均<0.05)。55例受者中, 术后发生肝动脉血栓3例(5.5%), 门静脉血栓4例(7.3%), 门静脉狭窄2例(3.6%), 胆道系统并发症7例(12.7%), 小肝综合征8例(14.5%)。结论儿童供肝成人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 冷缺血时间及受者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病史是影响早期移植物存活的独立相关因素。
-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