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季节蟹塘不同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作者:刘永茂; 付为国; 金梅娟; 施林林; 沈明星*; 张进权
来源: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0, 36(08): 1072-1079.
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19.0613

摘要

蟹塘水生植物不仅是河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天然饵料和栖息蜕壳场所,还可净化蟹塘水体。蟹塘原有植物伊乐藻(Elodea nuttdlii)在炎热的夏季会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致使河蟹生境恶化。因此,筛选具有耐高温特性的水生植物对生态养蟹有重要意义。分别以蕹菜(Ipomoea aquatica)、水稻(Oryza sativa)和伊乐藻作为蟹塘水生植物,通过比较其对河蟹产量、养殖尾水水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筛选出更为适宜蟹塘的水生植物,以期达到河蟹稳产和环境友好的目标。结果表明,3个处理间河蟹产量均无显著差异,3种水生植物的氮磷同化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蕹菜、伊乐藻和水稻。与伊乐藻相比,7—9月蕹菜和水稻对蟹塘水体总氮有明显的削减作用,且多数时间点差异显著,对总磷的削减作用则无显著差异。同时,不同处理蟹塘均表现为CH4和N2O排放源。蕹菜和水稻处理CH4累积排放量均显著高于伊乐藻处理,而3个处理N2O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差异。与蕹菜和水稻处理相比,伊乐藻处理全球增温潜能(GWP)增加。考虑到8月中下旬水稻结实死亡,因此在炎热的夏季,蕹菜可以作为伊乐藻和水稻的替代品,以改善河蟹养殖尾水水质。

  • 单位
    江苏大学;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