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考察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校反腐倡廉的历史,应当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按照"形势任务—措施—成效"的分析框架并运用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研究方法展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反腐倡廉实践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教育制度恢复和教育体制改革展开阶段高校反腐倡廉实践(1978—1992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法治阶段高校反腐倡廉实践(1992—2002年),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反腐倡廉实践(2002—2012年)和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高校反腐倡廉实践(2012—2018年)。40年来高校违纪现象表现出周期性,高校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由滞后性走向同步性;40年来高等教育领域反腐倡廉与党内、国家机构、社会领域的反腐倡廉既表现出共性又呈现出特殊性。40年来高校反腐倡廉的特点和基本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全面性、党的纪律建设的严格性、依规依法的规范性、权力制约的有效性、廉洁教育的广泛性、专门机关的权威性。反思40年来高校反腐倡廉的实践史可以得出一些具有内在逻辑和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观点,有助于"重整行装再出发"。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