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10年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胫骨平台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09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胫骨平台骨折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相关信息及影像学资料,按照入院年份划分为前、后5年2组: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A组,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患者资料定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致伤原因、骨折Schatzker分型,总结出10年期间胫骨平台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胫骨平台患者1 936例,男1 352例,女584例;男女比为2.32∶1。高发年龄段为50~59岁,其中男性为40~49岁,女性为50~59岁。A组793例,男女比为1.89∶1;B组1 143例,男女比为2.69∶1。A、B两组性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高发年龄段40~49岁(25.09%,199/793),B组高发年龄段为50~59岁(23.27%,266/1 143)。A、B两组≥50岁年龄段性别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中均为体力劳动者占比最高,分别为57.12%(453/793)、52.58%(601/1 143)。A、B两组间职业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1 837例患者明确致伤原因,所有患者中跌落和室内活动损伤占比最高(41.92%,770/1 837)。A组交通事故伤占比最高(33.25%,248/769),B组跌倒和室内活动损伤占比最高(48.88%,522/1 068)。两组致伤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调取了1 658例胫骨平台患者的X线片,其中高发骨折类型为Ⅱ型和Ⅵ型。A组Ⅵ型骨折占比最高(25.70%,157/611),B组Ⅱ型骨折占比最高(34.19%,358/1 047)。A、B两组的各骨折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流行病学特点为男性多于女性,体力劳动者为高发职业,跌倒和室内活动为最常见致伤原因,好发骨折类型为Schatzker Ⅱ、Ⅵ型。前、后5年对比结果显示胫骨平台骨折有老龄化趋势。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