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北陆’、‘喜来’、‘伯克利’和‘都克’4个蓝莓品种的3年生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法研究在土壤pH为3.4 (T1)、4.3(T2)、4.8(T3)、5.8(T4)和6.8(T5)处理下各品种蓝莓的生长势、叶绿素荧光参数、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并对各类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蓝莓栽培土壤的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4个蓝莓品种在T2、T3处理下地上部分生长势显著优于其他处理。(2)蓝莓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电子传递效率(ETR)随着土壤pH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T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同时其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在T3处理下降到最小值。(3)蓝莓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含量均随着土壤pH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含量在T3处理下最低。(4)蓝莓叶片的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随土壤pH的升高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T3处理下活性最高,而POD活性则呈"W"型的变化趋势,在T3处理下活性较高。(5)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叶绿素荧光参数、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蓝莓的株高、叶面积和基生枝长与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叶绿素荧光参数NPQ、Fv/Fm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研究表明,4个品种蓝莓的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对不同土壤pH环境能做出积极响应,具有适宜的土壤pH阈值,各生理指标在pH 4.8的土壤条件下均处于较好水平,是蓝莓生长的最适合土壤pH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