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一种无间隙原子(IF)钢进行了不同温度(630~780℃)和时间(0~140 min)的退火处理,对退火后该钢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研究了其再结晶行为并建立再结晶动力学模型,获得了不同退火温度下的再结晶激活能,研究了再结晶程度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越高,再结晶过程所需时间越短,再结晶动力学参数n值越大,630~670℃退火时的再结晶激活能为221.7 kJ·mol-1,而750~780℃退火时的再结晶激活能为109.2 kJ·mol-1;当再结晶体积分数由18%增加至82%时,试验钢在质量分数3.5%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负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而当再结晶体积分数增大至97%时,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随着再结晶程度的提高,试验钢的耐腐蚀性能先减弱后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