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蒙古地区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汉、藏、蒙古民族文化的深入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基础,其中就包括医学知识的互鉴。藏、汉民族的医学知识与蒙古本土疗法相互借鉴又为医治当时蒙古地区流行的疾病创造了新的可能性。察哈尔格西·罗桑楚臣1785年著《种痘药炮制及吸食法》对当时蒙古地区防御天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种痘药炮制及吸食法》进行翻译注释,考证了其中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