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代中国史学大众化的研究既表现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又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建国后十七年间的研究主要是肯定了史学大众化的意义,确立了唯物史观指导和书写的原则。1980年代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上解决了大众化史学的历史地位问题,明确了其传播内容,讨论了历史知识普及者的素养。1990年代,人们对史学大众化价值的认识出现了"内转向",特别强调它对史学自身发展的意义,并确立了大众化史学的学科史地位,对庸俗化倾向进行了理论反思,研究了"影视史学"等大众化新形式。新世纪以来,专业史家的介入,提出了史学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积极推进史学大众化学科建设,尝试建立了中国式公众史学的理论体系。总起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史学大众化的理论和方法论建设未能及时跟进其繁荣的实践,理论和方法论建设仍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