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寻根”这一文学思潮成为热潮,涌现出一大批寻根的作家和作品。李杭育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将目光投向民族文化,立足于他生活和工作的富春江地区,创作了一大批颂扬民族文化精神和传统人格魅力的作品,如《葛川江上人家》《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珊瑚沙的弄潮儿》等,被称之为“葛川江系列”小说。“葛川江系列”中最出彩的当属《最后一个渔佬儿》和《沙灶遗风》,这两篇文章通过描写福奎和耀鑫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两难处境,为生活的“落伍者”唱响了一曲挽歌。本文围绕福奎和耀鑫两个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最后一个”形象的内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