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深圳市登革热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深圳市登革热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三间分布特征、病例感染地、发病至确诊时间、疫情暴发情况以及病原和蚊媒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22年深圳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1 388例,各年度发病率0~4.75/10万。其中本地病例650例,境外输入病例533例,境内输入病例205例。报告病例较多的年份为2014年(454例)和2019年(523例),病例主要集中在8—11月(1 112例,占80.12%)。深圳市10个行政区均有病例发生,涉及范围占全市街道总数的90.54%。病例年龄中位数为34(27,45)岁,20~59岁1 238例(占89.19%);男女比例1.80∶1;职业分布前3位为工人、家务及待业和商业服务(共958例,占69.02%)。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528例,占99.06%),境内输入病例主要来自珠三角地区(151例,占73.66%)。病例从发病到确诊间隔时间中位数为5(3,7)d。本地暴发疫情20起,主要发生在建筑工地(10起),10月发生最多(9起)。存在多种血清型流行,以DENV-1型为主,占83.31%(594/713)。健康人群血清登革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1.98%,各年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1,P>0.05)。每年5—11月为白纹伊蚊活跃期。结论 深圳市登革热流行态势较为严峻,病例数较前十年上升,本地病例主要由输入病例引起,需加强对输入病例的监测和疫情处置工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