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种植的小麦是冬麦还是春麦,是一个关系到如何评价麦作农业历史贡献与社会意义的关键问题。充分借鉴和利用现代农学知识,综合阐释考古材料和文献史料揭示的内涵可以发现:最初传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小麦是春性且在春季播种的春麦,在长期的种植实践中,春麦在中原地区率先完成了冬性化过程,成为在秋冬季节播种、越冬生长的冬麦。春麦完成向冬麦的转变,更好地适应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更为稳定地嵌入到当地固有的作物结构中,成为小麦本土化进程中极为关键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