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不孕症患者血清抗凝血酶(AT)活性、D二聚体(D-D)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PAgT)的变化。方法选定本院于2017年3月到2019年4月收诊的44例不孕症患者,均行IVF-ET(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按照胚胎有无移植成功分为观察组(胚胎RIF不孕症)22例与对照组(IVFET后妊娠成功)22例,比较2组不孕症患者的胚胎移植前、取卵前两个阶段的PAg T、D-D体水平与AT活性。结果观察组取卵前的PAg T(76. 21±6. 25)%、D-D水平(0. 58±0. 07) mg/L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取卵前的AT活性(81. 06±9. 85)%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胚胎移植前的PAg T(78. 54±4. 76)%、D-D水平(0. 65±0. 09)mg/L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胚胎移植前的AT活性(79. 53±8. 46)%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经IVF-ET后,胚胎RIF不孕症患者的PAg T、D-D均有所上升,而AT活性则明显降低,表明不孕症患者胚胎出现RIF的风险可能与其血栓前状态有关。
-
单位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