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非自杀性自伤是指个体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且不被社会和文化认可的行为。青少年时期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高发期。父母教养行为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出现和停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父母教养行为为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保护性资源,不良的父母教养行为则可能增加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易感性。分析了不同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并由此提出教育建议,为父母优化教育方式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