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普遍下降,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对计算能力价值观的偏移,认为计算能力并不重要,计算可以借助现代计算工具。二是训练方式的陈旧,用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大运动量训练导致学习情感的缺失。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位值制、等价概念,忽视分类和分层的教学指导,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始终处于低水平层级。而实现计算教学从技术性实践向反思性实践的转型,是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