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低密度区(LAA)分级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进行影像分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380例住院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并采集住院期间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治疗相关资料等信息,根据其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学表现,采用LAA分级方法分为支气管炎型及肺气肿型,通过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慢阻肺亚型间的差异及该分级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支气管炎型患者的体重指数水平更高,入院时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均较肺气肿型高(P<0.05);肺气肿型患者中男性占比更高,吸烟指数更高,入院时胆红素水平更低,胱抑素C水平更高(P<0.05),使用呼吸机及全身糖皮质激素的比例也更高(P<0.05);LAA分级与是否使用呼吸机、是否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及胱抑素C水平存在正相关,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而言,使用LAA分级方法对其HRCT进行影像学分型存在一定的准确性及临床实用性。LAA分级方法有助于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进行评估。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