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有基础心脏病和无基础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IE的402例成人(≥16岁)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有基础心脏病和无基础心脏病IE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无基础心脏病IE患者占总IE患者的45.5%(183/402);其中,27.3%(50/183)合并慢性疾病,37.1%(68/183)存在易感因素。与有基础心脏病的IE患者相比,无基础心脏病IE患者右心及全心受累比例更低(P=0.001),多瓣膜受累更少见(P<0.001),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瓣周脓肿等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均<0.05),但住院病死率和1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14.6,95%CI:1.7~124.0,P=0.014)、长期血液透析(OR=20.0,95%CI:1.4~128.9,P=0.027)和Pitt≥2分(OR=83.9,95%CI:13.9~746.8,P<0.001)是无基础心脏病IE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无基础心脏病并发栓塞IE患者的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栓塞患者(81.0%vs 95.9%,P=0.002);手术治疗患者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非手术治疗患者(95.3%vs 84.8%,P<0.001)。结论:无基础心脏病IE并不少见且多有易感因素,出现心脏并发症的比例相对较低,病死率较低,预后较好。年龄≥65岁、长期血液透析和Pitt评分≥2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栓塞事件的患者1年生存率较低;抗生素联合手术治疗可以提高1年生存率。

  • 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