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浪漫主义者肖邦于1832年创作了著名的《降E大调回旋曲》OP.16,这也是肖邦在巴黎创作的唯一一首回旋曲,主要反映了作曲家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本文将《降E大调回旋曲》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剖析该作品的创作背景、织体层次,利用多层性音乐思维来组织、探求多层性织体,揭示肖邦音乐的深层内涵,展现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