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8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片;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白介素(IL-6、IL-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水平、肿瘤标记物的变化(CA125、CA199)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SH及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6、hs-CRP、TNF-ɑ及IL-4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标记物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125及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使用药物治疗时,米非司酮对炎症因子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
单位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