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方言中功能性变音的一形多能及其成因探讨

作者:李巧兰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3(02): 126-132.
DOI:10.13763/j.cnki.jhebnu.psse.2020.02.014

摘要

河北方言中功能性变音主要有三种:儿化变音、D变音和Z变音。这三种变音存在着一形多能现象,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各个虚成分或词缀由义虚而音轻,首先获得轻声特征,可以说是在轻声直接推动下,各个虚成分的声母不断弱化直到脱落成零声母,韵母也趋于央化,最后都弱化成了一个央元音[?],在快速的语流中完成了与前行音节的合音,合音的结果必然是相同的读音形式承担多种语义或语法功能。

  • 单位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